什么是防伪油墨荧光币?
荧光防伪油墨也称紫外线荧光防伪油墨,具有较高防伪性能,是现代印钞极其重要的防伪科学技术,近20年以来世界各国印币中得到广泛使用,在我国第四套人民币(专题)中作为重点攻关研究试验,而在五套人民币中成熟应用。
一、非防伪油墨荧光
非防伪荧光品种:第三套人民拾圆券(大团结)(1987-1988年印制)、80版壹角和伍角券早期冠号,壹角券印制时间为1988年-1991年,被成为 背红,伍角券印制1987年-1995年。这期间属于无意生产的油墨荧光,加微量荧光颜料目的是快干,荧光的亮度和强度达不到防伪要求,因此荧光效果不明 显,这与普通印刷品的荧光没有区别,不属于防伪或试验范畴。
二、防伪油墨荧光
(1)最早正式公布防伪荧光的品种:90版100圆券和50圆券
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公告中指出: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,1992年8月20日,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、100元券,增加了安全线与无色荧光油 墨印刷等新技术。1990年版100元、50元券左右都有用此油墨印的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面值,在紫外光下发出黄色荧光清晰可见。荧光防伪正式从幕后走 到台前。
(2)最早的防伪荧光试验币:80版1角币DQ冠号
大面额人民币正式发行前,大多印刷防伪技术要在小面额人民币上试验,荧光防伪试验使命落在80版1角券上,1991年8月份开始在80版1角券DQ冠号开始首批试验防伪荧光油墨,并取得了很好效果,一年以后,90版50元和100元如期正式发行。
(3)试验币的特点:重点在纸币背面试验,由于风险大,技术不成熟,早期的试验币重点都在纸币的背面进行,黄金甲,中国红,两边荧光、绿幽灵都是以纸币背面为主。
三、防伪荧光试验币的收藏价值
90版100圆券(简称90100,其他币以此类推)、9050以及961每张纸币的荧光都相同,收藏的价值不大,早期荧光试验币,只有在部分冠号、部分流水中存在的,才有较大的收藏价值,主要集中在8001、8005、801、902等品种上。
1.8001DQ金牡丹及黄金甲(1991年8月-1998年8月)
8001DQ 金牡丹是91年8月发行的,紫光灯下呈现强金色荧光(8001DQ的荧光油墨和90100和9050荧光一样的)。刚好在90100和9050 发行前1年印制,是为首批正式发行防伪油墨荧光纸币(即90100和9050)而试验。左右两朵牡丹花色在紫外灯下显出金色荧光,细腻,光泽度好。俗称: 两朵花,金牡丹。
黄金甲8001DQ之后陆续印制了100多个冠号的黄金甲。为什么8001DQ黄荧光试验成功了,为什么荧光试验还要持续 到98年?因为8001DQ试验的荧光油墨是进口的,当时高额纸币的荧光颜料一直依赖进口,成本较高。为了降低成本,尽快实现国产荧光油墨, 91年之后央行决定开始用国产荧光油墨仿制的8001DQ防伪荧光效果,但当时国产油墨不稳定,所以92-93年出现了各类强弱不同黄金甲,荧光的强弱效 果及不稳定,直到98年出现WN等7冠号的比较稳定的强黄荧光,接近DQ的效果,试验接近尾声。但强黄和8001DQ仍有明显区别,98年的强黄,色黄而 浓,91年的DQ色金而亮。
四、早期荧光试验品种的价值。
进入2011年下半年,四套人民币全线下跌落,但荧光试验币在异常坚挺,逆势上扬,主要是荧光币存世量少,题材多,效果好,收藏投资两宜,具有收益高抗风险 能力强的特点。早期存量少,特征鲜明的独立品种举有较大投资潜力,其中,绿幽灵存世量在50-60万之间,率先先被人们接受的荧光币,目前的单枚价格已经 超过百元大关,龙头902DT绿幽灵单枚突破2000元大关;8005两边荧光,整体存世量少于绿幽灵,其中的蓝色彩蝶和三色彩蝶的价格一度高过绿幽灵的 普通品种,由于存世量小于,鲜见成交,适于收藏;8001DQ金牡丹,存世量小于3万枚,是四套中首批防伪荧光币,黄金甲的龙头,有可能续写902DT绿 幽灵神话,引领8001黄金甲荧光创造新的奇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