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几个特点,纸币收藏价值不菲
随着钱币收藏市场火热,纸币的收藏、投资价值逐渐的凸显,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。对于纸币收藏的初学者来说,往往不知如何选择收藏哪些纸币,有些人听了某某电视广告,而买了很贵的收藏品,结果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啊!很多人初次就遇到拦路虎,难免有打退堂鼓的打算。那么,怎样的钱币收藏才更有价值呢?
1、发行时间短
发行时间短的纸币比发行时间长的纸币更具收藏价值。如第一套人民币中的50000元收割机图票券,1953年12月开始发行,1955年4月1日停止发行并限期回收,发行时间前后不到两年,发行数量少且回收彻底,所以存世数量非常稀少,被公认为人民币“十二珍”之一。
2、发行年代早
目前所知,宋代纸币未发现实物存世,元代纸币存世数量少于明代纸币,明代纸币比清代纸币少见,而清代纸币又少于民国纸币。因此,纸币收藏难度大,收藏价值也大,尤其是年代久远的,器其收藏价值也越高。
3、票面面额大
一般说来,保存票面面额大的纸币比保存面额 小的纸币要花费更大的成本,因此在币制改革发行新币回收旧币时,持有者为避免损失,大都会持面额大的旧纸币去银行兑换新币,故票面面额大的纸币大多回收的比较彻底,民间保存下来的不多,所以票面面额大的纸币比面额小的纸币更为少见,收藏价值也高。如近代中国通商银行曾发行过面额50元和100元的银元券,当时为可兑现纸币,每张票可以兑换50枚和100枚银元,因此在后来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时,这些高面额的纸币大部分回收了,只有少量留存下来,非常罕见。但也有例外的情况,如民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东北九省流通券,最高面值1万元券非常多见,而低面值的1元、5元券却不易找到。再比如第三套人民币背绿水印一角,因为存世量极少,故而价值很高。